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仙字
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仙字。唐代。劉孝孫。 紛吾因暇豫,行樂極留連。尋真謁紫府,披霧覿青天。緬懷金闕外,遐想玉京前。飛軒俯松柏,抗殿接云煙。滔滔清夏景,嘒嘒早秋蟬。橫琴對危石,酌醴臨寒泉。聊祛塵俗累,寧希龜鶴年。無勞生羽翼,自可狎神仙。
[唐代]:劉孝孫
紛吾因暇豫,行樂極留連。尋真謁紫府,披霧覿青天。
緬懷金闕外,遐想玉京前。飛軒俯松柏,抗殿接云煙。
滔滔清夏景,嘒嘒早秋蟬。橫琴對危石,酌醴臨寒泉。
聊祛塵俗累,寧希龜鶴年。無勞生羽翼,自可狎神仙。
紛吾因暇豫,行樂極留連。尋真謁紫府,披霧覿青天。
緬懷金闕外,遐想玉京前。飛軒俯松柏,抗殿接雲(yún)煙。
滔滔清夏景,嘒嘒早秋蟬。橫琴對危石,酌醴臨寒泉。
聊祛塵俗累,甯希龜鶴年。無勞生羽翼,自可狎神仙。
唐代·劉孝孫的簡介
劉孝孫(?-632)荊州(今湖北江陵)人。貞觀六年,遷太子洗馬,未拜卒,卒于唐太宗貞觀六年。弱冠知名,與虞世南、蔡君和、孔德紹、庚抱、廋自直、劉斌等登臨山水,結(jié)為文會。大業(yè)末,為王世充弟杞王辯行臺郎中。辯降,眾引去,獨(dú)孝孫攀援號慟送于郊。唐武德初,歷虞州錄事參軍,補(bǔ)文學(xué)館學(xué)士。貞觀六年,遷著作佐郎,吳王友。歷諮議參軍,遷太子洗馬,未拜,卒。孝孫著有文集三十卷,《兩唐書志》傳于世。
...〔
? 劉孝孫的詩(8篇) 〕
宋代:
錢時
東風(fēng)卷地起氛埃,山隱看花日幾回。
草草杯盤攜社酒,今朝兄弟肯同來。
東風(fēng)卷地起氛埃,山隱看花日幾回。
草草杯盤攜社酒,今朝兄弟肯同來。
宋代:
晁補(bǔ)之
李公素譽(yù)壓朝端,曾溯龍門鬣未乾。雖愧彭宣惟賜食,未慚貢禹亦彈冠。
李公素譽(yù)壓朝端,曾溯龍門鬣未乾。雖愧彭宣惟賜食,未慚貢禹亦彈冠。
:
樊阜
鶯啼燕語春漫漫,落花飛絮吹作團(tuán)。
雨歇西樓晚晴薄,弦絲調(diào)短催長嘆。
鶯啼燕語春漫漫,落花飛絮吹作團(tuán)。
雨歇西樓晚晴薄,弦絲調(diào)短催長歎。
近代:
周岸登
絮云翳日,煙柳斷腸,羈游怕尋芳路。徐步青溪,不見春波照窺戶。
愁紅舞,哀燕語。漫笑我、老懷空負(fù)。念佳麗,藉甚當(dāng)年,懺情無緒。
絮雲(yún)翳日,煙柳斷腸,羈遊怕尋芳路。徐步青溪,不見春波照窺戶。
愁紅舞,哀燕語。漫笑我、老懷空負(fù)。念佳麗,藉甚當(dāng)年,懺情無緒。
唐代:
劉禹錫
金貂曉出鳳池頭,玉節(jié)前臨南雍州。暫輟洪爐觀劍戟,
還將大筆注春秋。管弦席上留高韻,山水途中入勝游。
峴首風(fēng)煙看未足,便應(yīng)重拜富民侯。
金貂曉出鳳池頭,玉節(jié)前臨南雍州。暫輟洪爐觀劍戟,
還將大筆注春秋。管弦席上留高韻,山水途中入勝遊。
峴首風(fēng)煙看未足,便應(yīng)重拜富民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