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天津城樓書寄譚吾肩晏湘門兩孝廉
登天津城樓書寄譚吾肩晏湘門兩孝廉。清代。鄧顯鶴。 笙歌聲里駐行舟,丁字沽前暮靄收。兩岸人家多在水,一天煙月正登樓。遠帆歷歷津門樹,平渚昏昏海國秋。為報周南留滯客,無心我已學間鷗。
[清代]:鄧顯鶴
笙歌聲里駐行舟,丁字沽前暮靄收。兩岸人家多在水,一天煙月正登樓。
遠帆歷歷津門樹,平渚昏昏海國秋。為報周南留滯客,無心我已學間鷗。
笙歌聲裡駐行舟,丁字沽前暮靄收。兩岸人家多在水,一天煙月正登樓。
遠帆曆曆津門樹,平渚昏昏海國秋。為報周南留滯客,無心我已學間鷗。
唐代·鄧顯鶴的簡介
鄧顯鶴(1777-1851),字子立,一字湘皋,晚號南村老人,湖南新化人。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,卒于文宗咸豐元年,年七十五歲。少與同里歐陽輅友善,以詩相砥礪。嘉慶九年中舉,官寧鄉縣訓導,晚年應聘主講邵陽濂溪書院。鄧顯鶴校勘并增輯周圣楷所作《楚寶》;搜集整理王夫之遺作,成《船山遺書》;編纂《資江耆舊集》及《沅湘耆舊集》;參預《武岡州志》、《寶慶府志》的修纂。湖南后學尊他為“楚南文獻第一人”,而梁啟超則稱他為“湘學復興之導師”。
...〔
? 鄧顯鶴的詩(5篇) 〕
唐代:
閻寬
下帷長日盡,虛館早涼生。芳草猶未薦,如何蜻蛚鳴。
秋風已振衣,客去何時歸。為問當途者,寧知心有違。
下帷長日盡,虛館早涼生。芳草猶未薦,如何蜻蛚鳴。
秋風已振衣,客去何時歸。為問當途者,甯知心有違。
明代:
盧寧
極海六年圖臥治,孤忠千結獨成狂。一州民瘼春同煦,萬里君門夜未央。
搜輯地輿成國史,隱憂戎馬疏蠻荒。何時宣室來前席,迅策奇勛在袞裳。
極海六年圖臥治,孤忠千結獨成狂。一州民瘼春同煦,萬裡君門夜未央。
搜輯地輿成國史,隱憂戎馬疏蠻荒。何時宣室來前席,迅策奇勳在袞裳。
明代:
蘇葵
淫哇聲沸九韶寒,世道污隆用舍間。薄霧偶籠伊洛水,片云爭掩武夷山。
千秋遺訓乾坤意,一代成功造化慳。不有上方三尺劍,付誰當日斬權奸。
淫哇聲沸九韶寒,世道污隆用舍間。薄霧偶籠伊洛水,片雲爭掩武夷山。
千秋遺訓乾坤意,一代成功造化慳。不有上方三尺劍,付誰當日斬權奸。
宋代:
楊萬里
御柳梢頭晚不風,官梅面上雪都融。
如何閶闔新春夜,頓有芙蕖滿眼紅。
禦柳梢頭晚不風,官梅面上雪都融。
如何閶闔新春夜,頓有芙蕖滿眼紅。
清代:
黃遵憲
烏呼碑下吊忠臣,蹈海人人恥帝秦。震地哭聲涂地血,大東扶起一紅輪。
烏呼碑下吊忠臣,蹈海人人恥帝秦。震地哭聲塗地血,大東扶起一紅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