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意 其五
古意 其五。宋代。釋契嵩。 窮品偶真叟,授我一卷書。深林值幽人,遺我斧與鋤。斧鋤亦奚為,教養材與蔬。荒穢必須剪,使之藹自如。授書欲胡為,教爾心與軀。學必先正己,自治乃及馀。此意有嘉訓,佩之未始除。如何悠悠人,自謬欲是渠。相習成薄俗,鮮德懷籧篨。吾裁此俚語,憑君為傳諸。
[宋代]:釋契嵩
窮品偶真叟,授我一卷書。深林值幽人,遺我斧與鋤。
斧鋤亦奚為,教養材與蔬。荒穢必須剪,使之藹自如。
授書欲胡為,教爾心與軀。學必先正己,自治乃及馀。
此意有嘉訓,佩之未始除。如何悠悠人,自謬欲是渠。
相習成薄俗,鮮德懷籧篨。吾裁此俚語,憑君為傳諸。
窮品偶真叟,授我一卷書。深林值幽人,遺我斧與鋤。
斧鋤亦奚為,教養材與蔬。荒穢必須剪,使之藹自如。
授書欲胡為,教爾心與軀。學必先正己,自治乃及馀。
此意有嘉訓,佩之未始除。如何悠悠人,自謬欲是渠。
相習成薄俗,鮮德懷籧篨。吾裁此俚語,憑君為傳諸。
唐代·釋契嵩的簡介
契嵩(一○○七~一○七二),字仲靈,自號潛子,欲姓李,藤州鐔津(今廣西藤縣)人。七歲出家,十四受具足戒,十九游方天下。仁宗慶歷間居錢塘,嘉祐六年(一○六一)入京,獻所著《禪宗定祖圖》、《傳法正宗記》,詔付傳法院,并賜號明教。神宗熙寧五年六月卒于杭州靈隱寺,年六十六。有《嘉祐集》、《治平集》凡百馀卷。今存《鐔津文集》二十二卷,其中詩二卷。
...〔
? 釋契嵩的詩(72篇) 〕
元代:
凌云翰
長句和平見治音,京華猶記盍朋簪。聲傳珠履星辰近,影動金蓮雨露深。
云樹有圖憑鷹寄,春山無伴聽鶯吟。懸知兩地看明月,愛國憂民共此心。
長句和平見治音,京華猶記盍朋簪。聲傳珠履星辰近,影動金蓮雨露深。
雲樹有圖憑鷹寄,春山無伴聽鶯吟。懸知兩地看明月,愛國憂民共此心。
清代:
鄭孝胥
逸塘用世人,五十居閒地。豈無髀肉嘆,自詭時未至。
時至當云何,奈此囊底智。控弦雖不發,天下識猿臂。
逸塘用世人,五十居閒地。豈無髀肉歎,自詭時未至。
時至當雲何,奈此囊底智。控弦雖不發,天下識猿臂。
:
于玉班
檐櫳午寂,正陰陰窺見,后堂芳樹。綠遍長叢花事杳,忽見瓊葩豐度。
艷雪肌膚,蕊珠標格,消盡人間暑。還憂風日,曲屏羅幕遮護。
檐櫳午寂,正陰陰窺見,後堂芳樹。綠遍長叢花事杳,忽見瓊葩豐度。
豔雪肌膚,蕊珠標格,消盡人間暑。還憂風日,曲屏羅幕遮護。
宋代:
呂本中
夷甫終隳晉,群胡迫帝居。王綱板蕩后,國勢土崩初。
戈戟連梁苑,頭顱塞浚渠。天心應助順,側聽十行書。
夷甫終隳晉,群胡迫帝居。王綱闆蕩後,國勢土崩初。
戈戟連梁苑,頭顱塞浚渠。天心應助順,側聽十行書。
明代:
胡汝嘉
小窗西畔月輪斜,銅博山前散紫霞。
宴罷不知春夜促,醉憑紅袖看梅花。
小窗西畔月輪斜,銅博山前散紫霞。
宴罷不知春夜促,醉憑紅袖看梅花。
元代:
邵亨貞
夢云杳。東風外,畫闌倚遍寒峭。小梅春正好。護憶故園,花滿林沼。
天荒地老。但暗惜、王孫芳草。鶴發仙翁洞里,為分得一枝來,便迎人索笑。
夢雲杳。東風外,畫闌倚遍寒峭。小梅春正好。護憶故園,花滿林沼。
天荒地老。但暗惜、王孫芳草。鶴發仙翁洞裡,為分得一枝來,便迎人索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