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七星巖 其一
游七星巖 其一。明代。譚諭。 石磴盤旋步上臺,浮云淺雨倏然開。三天日色臨金闕,萬疊山光映錦臺。歸洞已看華表鶴,登仙曾折樹中梅。五千道德從何覓,遙望關門紫氣來。
[明代]:譚諭
石磴盤旋步上臺,浮云淺雨倏然開。三天日色臨金闕,萬疊山光映錦臺。
歸洞已看華表鶴,登仙曾折樹中梅。五千道德從何覓,遙望關門紫氣來。
石磴盤旋步上臺,浮雲淺雨倏然開。三天日色臨金闕,萬疊山光映錦臺。
歸洞已看華表鶴,登仙曾折樹中梅。五千道德從何覓,遙望關門紫氣來。
唐代·譚諭的簡介
譚諭,高要人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(一五五八)舉人,任五河知縣。事見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七四。
...〔
? 譚諭的詩(10篇) 〕
元代:
周權
寒侵竹屋瓦燈青,獨據枯梧興似僧。落月推窗看殘雪,梅花半樹一溪冰。
寒侵竹屋瓦燈青,獨據枯梧興似僧。落月推窗看殘雪,梅花半樹一溪冰。
宋代:
劉克莊
我與蒙倛相類,君似季咸而非。
老子曾傳口訣,道人勿泄天機。
我與蒙倛相類,君似季鹹而非。
老子曾傳口訣,道人勿洩天機。
明代:
黃仲昭
瀟灑林亭僅數椽,包羅風景迥無邊。夜來微雨兼秋至,徹骨清寒疑欲仙。
瀟灑林亭僅數椽,包羅風景迥無邊。夜來微雨兼秋至,徹骨清寒疑欲仙。
:
方廣德
涂林疏樹自離離,入眼紅膚總不遺。若為連珠過沈約,何來新筑伴潘尼。
金房半坼珠駢落,霜葉平翻玉并欹。還記葡萄槎上種,折來那不稱同時。
塗林疏樹自離離,入眼紅膚總不遺。若為連珠過沈約,何來新築伴潘尼。
金房半坼珠駢落,霜葉平翻玉并欹。還記葡萄槎上種,折來那不稱同時。
元代:
丁鶴年
東歸間道已浮杯,力疾遙迎日幾回。何處晚來成誤認,風簾竹影月窗梅。
東歸間道已浮杯,力疾遙迎日幾回。何處晚來成誤認,風簾竹影月窗梅。
宋代:
趙師俠
茫茫云海浩無邊。天與誰相連。舳艫萬里來往,有禱必安全。專掌握,雨晹權。屬豐年。瓊卮玉醴,饗此精誠,福慶綿綿。
茫茫雲海浩無邊。天與誰相連。舳艫萬裡來往,有禱必安全。專掌握,雨晹權。屬豐年。瓊卮玉醴,饗此精誠,福慶綿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