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六子·掃芳林
八六子·掃芳林。宋代。王沂孫。 掃芳林。幾番風雨,匆匆老盡春禽。漸薄潤侵衣不斷,嫩涼隨扇初生。晚窗自吟。沈沈。幽徑芳尋。晻靄苔香簾凈,蕭疏竹影庭深。謾淡卻蛾眉,晨妝慵掃,寶釵蟲散,繡屏鸞破,當時暗水和云泛酒,空山留月聽琴。料如今。門前數重翠陰。
[宋代]:王沂孫
掃芳林。幾番風雨,匆匆老盡春禽。漸薄潤侵衣不斷,嫩涼隨扇初生。晚窗自吟。
沈沈。幽徑芳尋。晻靄苔香簾凈,蕭疏竹影庭深。謾淡卻蛾眉,晨妝慵掃,寶釵蟲散,繡屏鸞破,當時暗水和云泛酒,空山留月聽琴。料如今。門前數重翠陰。
掃芳林。幾番風雨,匆匆老盡春禽。漸薄潤侵衣不斷,嫩涼隨扇初生。晚窗自吟。
沈沈。幽徑芳尋。晻靄苔香簾淨,蕭疏竹影庭深。謾淡卻蛾眉,晨妝慵掃,寶釵蟲散,繡屏鸞破,當時暗水和雲泛酒,空山留月聽琴。料如今。門前數重翠陰。
王沂孫的這首詞作就是一篇有著廣闊的審美空間的作品。
“掃芳林,幾番風雨,匆匆老盡春禽。”是對暮春景象的描繪。經歷了幾番風雨摧折的芳林已失去了往日的新鮮,連棲息其中的春禽也衰老了幾許。
“漸薄潤侵衣不斷,嫩涼隨扇初生。晚窗自吟。”是寫詩人暮春之夜的感受:詩人臨窗自吟,拂動羅扇,暮大公報濕潤輕輕地漫上了衣襟。從筆調上看已由開頭的沉郁向輕松過渡。
“沈沈,幽徑芳尋。晻靄苔香簾凈,蕭疏竹影庭深。”這幾句轉入懷人,全是虛擬語氣。詩人想,暮靄降臨之際,意中人的居地一定是竹影橫斜,庭院深深,潔凈的珠簾正拂動著散發輕香的青苔,而她,也許正沿著花木扶疏的幽徑獨自徘徊。
“謾淡卻蛾眉,晨妝慵掃,寶釵蟲散,繡屏鸞破。”這幾句寫意中人的百無聊賴。
“當時暗水和云泛酒,空山留月聽琴。”詩人由意中人寂寞凄楚的環境轉入已往情事的回憶。
“料如今,門前數重翠陰。”以景作結,含蓄而有興味。詩人以意中人門前的翠陰漸深漸濃,暗示時光流逝,相會無期。因此,雖無一個情字,但無處不有情在,雖無一個恨字,但無處不有恨在,真是“道似無情卻有情!”
唐代·王沂孫的簡介
王沂孫,字圣與,號碧山、中仙、玉笥山人。會稽(今浙江紹興)人,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,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正。有《花外集》,又名《碧山樂府》。
...〔
? 王沂孫的詩(75篇) 〕
明代:
胡梅
支遁長松見者稀,松邊剛試薜蘿衣。
隨來獨鶴相依久,幾度開籠不肯飛。
支遁長松見者稀,松邊剛試薜蘿衣。
隨來獨鶴相依久,幾度開籠不肯飛。
明代:
鄭善夫
道人昔年屠赤虬,虬革中作云錦裘。授之素女制方舄,精比南海之輕綃。
鹖冠鶴氅言好逑,未有售者微其儔。余知尤物終非世所畜,化作雙鳧飛去從王喬。
道人昔年屠赤虬,虬革中作雲錦裘。授之素女制方舄,精比南海之輕綃。
鹖冠鶴氅言好逑,未有售者微其儔。餘知尤物終非世所畜,化作雙鳧飛去從王喬。
近代:
邵祖平
乾軸流膏,陽和熾炭,玉池終日常盈。蒸燠爞爞蘊隆,紅霧吹冥。
掛冠解帶欣浮拍,融熱浪,肌緩骸輕。洗連朝馬殆車煩,毛發俱清。
乾軸流膏,陽和熾炭,玉池終日常盈。蒸燠爞爞蘊隆,紅霧吹冥。
掛冠解帶欣浮拍,融熱浪,肌緩骸輕。洗連朝馬殆車煩,毛發俱清。
近代:
陳三立
寄命湖船帶夢游,又依海客戀殘秋。
楹書壁掛成千劫,波影花光聚一樓。
寄命湖船帶夢遊,又依海客戀殘秋。
楹書壁掛成千劫,波影花光聚一樓。
明代:
皇甫汸
古來開閣自平津,幾見功成得奉身。逸老特蒙優詔賜,乞骸何用屢書陳。
東都飲餞辭供帳,南驛乘符速去輪。歸到宜春酒應熟,散金惟欲會鄉人。
古來開閣自平津,幾見功成得奉身。逸老特蒙優詔賜,乞骸何用屢書陳。
東都飲餞辭供帳,南驛乘符速去輪。歸到宜春酒應熟,散金惟欲會鄉人。
明代:
湛若水
多年不見宜山子,到我來時作別筵。三十星霜同榜日,四千風浪各方天。
可堪插翅隨鳧翥,不盡揮弦送鳳騫。北斗瞻依意何極,貫城應在五云邊。
多年不見宜山子,到我來時作別筵。三十星霜同榜日,四千風浪各方天。
可堪插翅隨鳧翥,不盡揮弦送鳳騫。北鬥瞻依意何極,貫城應在五雲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