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梅雜詩 其七
詠梅雜詩 其七。宋代。張道洽。 三生種植得梅緣,每見梅花輒欲顛。清夢化為蝴蝶去,也應(yīng)只在此花邊。
[宋代]:張道洽
三生種植得梅緣,每見梅花輒欲顛。清夢化為蝴蝶去,也應(yīng)只在此花邊。
三生種植得梅緣,每見梅花輒欲顛。清夢化為蝴蝶去,也應(yīng)隻在此花邊。
唐代·張道洽的簡介
張道洽(1202~1268)字澤民,號實齋,衢州開化(今屬浙江)人。理宗端平二年(1235)進(jìn)士。曾從真德秀學(xué)。歷廣州司理參軍,景定間為池州僉判,改襄陽府推官。五年卒,年六十四。生平作詠梅詩三百余首。
...〔
? 張道洽的詩(58篇) 〕
唐代:
龔詡
疫癘饑荒相繼作,鄉(xiāng)民千萬死無辜。浮尸暴骨處處有,束薪斗粟家家無。
只緣后政異前政,致得今吳非昔吳。寄語長民當(dāng)自責(zé),莫將天數(shù)厚相誣。
疫癘饑荒相繼作,鄉(xiāng)民千萬死無辜。浮屍暴骨處處有,束薪鬥粟家家無。
隻緣後政異前政,緻得今吳非昔吳。寄語長民當(dāng)自責(zé),莫將天數(shù)厚相誣。
清代:
夏曾佑
日暮江逾闊,秋深水不波。寒沙求食鳥,遠(yuǎn)浦挽船歌。
萬物艱辛里,勞生感慨多。低回思作者,此意欲如何。
日暮江逾闊,秋深水不波。寒沙求食鳥,遠(yuǎn)浦挽船歌。
萬物艱辛裡,勞生感慨多。低回思作者,此意欲如何。
宋代:
米芾
城頭山腳舊圖開,華構(gòu)凌云亦壯哉。談席昔人文獻(xiàn)地,升堂此日豫章材。
弦歌化里清風(fēng)動,麟鳳天南紫氣來。獨奈巖阿叢桂冷,幽棲不是偉長才。
城頭山腳舊圖開,華構(gòu)淩雲(yún)亦壯哉。談席昔人文獻(xiàn)地,升堂此日豫章材。
弦歌化裡清風(fēng)動,麟鳳天南紫氣來。獨奈巖阿叢桂冷,幽棲不是偉長才。
:
盧青山
躑躅初春季。悵情懷、中年漸到,二毛潛起。看取髭髯如古柏,忍對青山嫵媚。
更忍向、花前共倚。小女春邊一枝玉,顫盈盈、偏近酸眸底。
躑躅初春季。悵情懷、中年漸到,二毛潛起。看取髭髯如古柏,忍對青山嫵媚。
更忍向、花前共倚。小女春邊一枝玉,顫盈盈、偏近酸眸底。
宋代:
朱淑真
無事江頭弄碧波,分明掌上見嫦娥。不知李謫仙人在,曾向江頭捉得么。
無事江頭弄碧波,分明掌上見嫦娥。不知李謫仙人在,曾向江頭捉得麼。
宋代:
梅摯
繡地縈回寶勢長,遍游寧倦徙胡床。禪齋不顧幡風(fēng)影,講席亂飛花雨香。
苔陣暗連僧榻古,蕉旗低映佛窗涼。我來懶上東臺上,目送霜楸感北堂。
繡地縈回寶勢長,遍遊甯倦徙胡床。禪齋不顧幡風(fēng)影,講席亂飛花雨香。
苔陣暗連僧榻古,蕉旗低映佛窗涼。我來懶上東臺上,目送霜楸感北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