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調歌頭(_·川溪亭)
水調歌頭(_·川溪亭)。宋代。吳潛。 皎月亦常有,今夜獨娟娟。浮云萬里收盡,人在水晶奩。矯首銀河澄澈,搔首金風浩蕩,毛發亦冷然。宇宙能空闊,磨蟻正回旋。倩漁翁,撐舴艋,柳陰邊。垂綸下餌,須臾釣得兩三鮮。喚客烹魚釃酒,伴我高吟長嘯,爛醉即佳眠。何用驂鸞去,已是地行仙。
[宋代]:吳潛
皎月亦常有,今夜獨娟娟。浮云萬里收盡,人在水晶奩。矯首銀河澄澈,搔首金風浩蕩,毛發亦冷然。宇宙能空闊,磨蟻正回旋。
倩漁翁,撐舴艋,柳陰邊。垂綸下餌,須臾釣得兩三鮮。喚客烹魚釃酒,伴我高吟長嘯,爛醉即佳眠。何用驂鸞去,已是地行仙。
皎月亦常有,今夜獨娟娟。浮雲萬裡收盡,人在水晶奩。矯首銀河澄澈,搔首金風浩蕩,毛發亦冷然。宇宙能空闊,磨蟻正回旋。
倩漁翁,撐舴艋,柳陰邊。垂綸下餌,須臾釣得兩三鮮。喚客烹魚釃酒,伴我高吟長嘯,爛醉即佳眠。何用驂鸞去,已是地行仙。
唐代·吳潛的簡介
吳潛(1195—1262) 字毅夫,號履齋,宣州寧國(今屬安徽)人。寧宗嘉定十年(1217)舉進士第一,授承事郎,遷江東安撫留守。理宗淳祐十一年(1251)為參知政事,拜右丞相兼樞密使,封崇國公。次年罷相,開慶元年(1259)元兵南侵攻鄂州,被任為左丞相,封慶國公,后改許國公。被賈似道等人排擠,罷相,謫建昌軍,徙潮州、循州。與姜夔、吳文英等交往,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。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。格調沉郁,感慨特深。著有《履齋遺集》,詞集有《履齋詩余》。
...〔
? 吳潛的詩(493篇) 〕
清代:
陳寶琛
有子端應勝買田,葦間待汝共延緣。不須燈下吳江雨,相見論詩動隔年。
有子端應勝買田,葦間待汝共延緣。不須燈下吳江雨,相見論詩動隔年。
明代:
薛瑄
當戶海榴樹,紛紛落絳英。竹林新筍出,石砌綠苔生。
小屋知心靜,繁花覺眼明。少陵今遠矣,誰與論詩情。
當戶海榴樹,紛紛落絳英。竹林新筍出,石砌綠苔生。
小屋知心靜,繁花覺眼明。少陵今遠矣,誰與論詩情。
:
添雪齋
碧落橋頭正晚春,斷魂多少對黃昏。行云卷去無情句,流水攜來啼血痕。
心做酒,夢如塵,孤斟自飲漫移樽。解憂唯有君前物,借我今宵愁殺人。
碧落橋頭正晚春,斷魂多少對黃昏。行雲卷去無情句,流水攜來啼血痕。
心做酒,夢如塵,孤斟自飲漫移樽。解憂唯有君前物,借我今宵愁殺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