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江子我見送詩
和江子我見送詩。宋代。王铚。 放舟弄清泚,始覺南風清。白云認鄉村,永念隨父兄。一夢三十載,將老猶遠行。聊將鄭衛耳,一聽新蟬鳴。空懷煙霞想,下及飛鴻征。多公久要誼,獻纻得班荊。茅屋照野水,寒窗抱深明。相期脫羈網,豈肯縛簪嬰。此生才一戲,萬物何營營。我行別良友,執袂中心怦。公來貽新詩,折柳何多情。他時簪還盍,莫忘歲寒盟。
[宋代]:王铚
放舟弄清泚,始覺南風清。
白云認鄉村,永念隨父兄。
一夢三十載,將老猶遠行。
聊將鄭衛耳,一聽新蟬鳴。
空懷煙霞想,下及飛鴻征。
多公久要誼,獻纻得班荊。
茅屋照野水,寒窗抱深明。
相期脫羈網,豈肯縛簪嬰。
此生才一戲,萬物何營營。
我行別良友,執袂中心怦。
公來貽新詩,折柳何多情。
他時簪還盍,莫忘歲寒盟。
放舟弄清泚,始覺南風清。
白雲認鄉村,永念隨父兄。
一夢三十載,將老猶遠行。
聊將鄭衛耳,一聽新蟬鳴。
空懷煙霞想,下及飛鴻征。
多公久要誼,獻纻得班荊。
茅屋照野水,寒窗抱深明。
相期脫羈網,豈肯縛簪嬰。
此生才一戲,萬物何營營。
我行別良友,執袂中心怦。
公來貽新詩,折柳何多情。
他時簪還盍,莫忘歲寒盟。
唐代·王铚的簡介
王铚,生卒年月不詳。字性之,自號汝陰老民,世稱雪溪先生。高宗建炎四年(1130),纂集太宗以來兵制。紹興四年(1134)書成,賜名《樞庭備檢》。后罷為右承事郎,主管臺州崇道觀,續上《七朝國史》等。九年,為湖南安撫司參議官。晚年,遭受秦檜的摒斥,避地剡溪山中,日以觴詠自娛。
...〔
? 王铚的詩(172篇) 〕
:
弘歷
韶年和樂會周親,麗藻同賡翰墨臣。宴借傳柑先令節,俗沿桃菜協良辰。
矞云已報三階泰,淑序初呈九陌春。爆竹聲多催臘盡,梅花香發競時新。
韶年和樂會周親,麗藻同賡翰墨臣。宴借傳柑先令節,俗沿桃菜協良辰。
矞雲已報三階泰,淑序初呈九陌春。爆竹聲多催臘盡,梅花香發競時新。
宋代:
陳宓
無心覽卷謾舒卷,有念盈懷日往來。
十日離家勞夢遠,一行無字強顏開。
無心覽卷謾舒卷,有念盈懷日往來。
十日離家勞夢遠,一行無字強顔開。
宋代:
喻良能
五采斕斑好毛羽,金沙石礫映毰毸。
我無御史西臺望,安用一雙鸂鶒來。
五采斕斑好毛羽,金沙石礫映毰毸。
我無禦史西臺望,安用一雙鸂鶒來。
近代:
常燕生
掉臂兵叢自在行,歸來依舊一書生。酒邊結客千金盡,帳下翻瀾四座驚。
莫惜華年今冉冉,但期民物各平平。春寒喜孕新桐熟,二月江濤撼霧城。
掉臂兵叢自在行,歸來依舊一書生。酒邊結客千金盡,帳下翻瀾四座驚。
莫惜華年今冉冉,但期民物各平平。春寒喜孕新桐熟,二月江濤撼霧城。
清代:
吳藻
閣雨云疏,弄晴風小,薄寒惻惻如秋。有約湔裙,紅羅先繡蓮鉤。
酒鎗茶具安排慣,倩移來、三板輕舟。莫因循,歲歲芳時,日日清游。
閣雨雲疏,弄晴風小,薄寒惻惻如秋。有約湔裙,紅羅先繡蓮鈎。
酒鎗茶具安排慣,倩移來、三闆輕舟。莫因循,歲歲芳時,日日清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