楓嶺
楓嶺。清代。李霨。 楓嶺與梨嶺,南北相拱揖。石脈固潛通,蟠峙各獨立。林木互糾紛,亂峰森
[清代]:李霨
楓嶺與梨嶺,南北相拱揖。石脈固潛通,蟠峙各獨立。
林木互糾紛,亂峰森
楓嶺與梨嶺,南北相拱揖。石脈固潛通,蟠峙各獨立。
林木互糾紛,亂峰森
唐代·李霨的簡介
(1625—1684)清直隸高陽人,字景霱,別字臺書,號坦園,又號據梧居士。順治三年進士。十五年,任秘書院大學士,歷東閣、弘文院、保和殿,前后凡二十七年,為順治、康熙二帝所倚重。參與平定三藩機密,力贊施瑯在臺灣設官鎮守之議。卒謚文勤。有《心遠堂詩集》等。
...〔
? 李霨的詩(6篇) 〕
宋代:
強至
粉籜迎霜嫩更勻,中廚未有許嘗新。
明朝便好供佳客,只恨杯羹欠紫莼。
粉籜迎霜嫩更勻,中廚未有許嘗新。
明朝便好供佳客,隻恨杯羹欠紫莼。
元代:
方回
七里南山邊,更作三里程。十里舊榷界,雙橋酒有聲。
身老友朋盡,事殊時代更。茅店迷處所,飲徒眠九京。
七裡南山邊,更作三裡程。十裡舊榷界,雙橋酒有聲。
身老友朋盡,事殊時代更。茅店迷處所,飲徒眠九京。
明代:
佘翔
白水塘邊舊草萊,十年三徑鎖蒼苔。寒花解得人歸意,昨夜分明入夢來。
白水塘邊舊草萊,十年三徑鎖蒼苔。寒花解得人歸意,昨夜分明入夢來。
宋代:
陸游
行遍茫茫禹畫州,尋梅到處得閑游。
春前春後百回醉,江北江南千里愁。
行遍茫茫禹畫州,尋梅到處得閑遊。
春前春後百回醉,江北江南千裡愁。
宋代:
韓淲
盡道今年春較早。梅與人情,覺得梅偏好。一樹南豅香未老。春風已自生芳草。來自城中猶帶曉。行到君家,細雨吹池沼。悵望沙坑須會到。玉溪此意年時少。
盡道今年春較早。梅與人情,覺得梅偏好。一樹南豅香未老。春風已自生芳草。來自城中猶帶曉。行到君家,細雨吹池沼。悵望沙坑須會到。玉溪此意年時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