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
詩文 >
張佩綸的詩 >
薄暮石秀才儒珍自宣鎮(zhèn)至欲陪余登云泉山不果呼酒夜酌便用前韻贈之 其二
薄暮石秀才儒珍自宣鎮(zhèn)至欲陪余登云泉山不果呼酒夜酌便用前韻贈之 其二
薄暮石秀才儒珍自宣鎮(zhèn)至欲陪余登云泉山不果呼酒夜酌便用前韻贈之 其二。清代。張佩綸。 處士水北隱,游蹤漠南云。屢騎將軍馬,久客平原君。口數(shù)卅六國,燦若掌上紋。我心已止水,波濤不沄沄。雖羨投筆壯,肯輟蒔藥勤。雄談五斗后,不覺靜夜分。老坡瘴海謫,新居枕江濆。西鄰翟夫子,索漠聊為群。眼前此異客,秋谷春欣欣。勿預龍山會,從我歸耕耘。
[清代]:張佩綸
處士水北隱,游蹤漠南云。屢騎將軍馬,久客平原君。
口數(shù)卅六國,燦若掌上紋。我心已止水,波濤不沄沄。
雖羨投筆壯,肯輟蒔藥勤。雄談五斗后,不覺靜夜分。
老坡瘴海謫,新居枕江濆。西鄰翟夫子,索漠聊為群。
眼前此異客,秋谷春欣欣。勿預龍山會,從我歸耕耘。
處士水北隱,遊蹤漠南雲(yún)。屢騎將軍馬,久客平原君。
口數(shù)卅六國,燦若掌上紋。我心已止水,波濤不沄沄。
雖羨投筆壯,肯輟蒔藥勤。雄談五鬥後,不覺靜夜分。
老坡瘴海謫,新居枕江濆。西鄰翟夫子,索漠聊為群。
眼前此異客,秋谷春欣欣。勿預龍山會,從我歸耕耘。
唐代·張佩綸的簡介
(1848—1903)直隸豐潤人,字幼樵,一字繩庵,又字簣齋。同治十年進士,擢侍講。光緒間官侍講學士,署左都副御史。以糾彈大臣名著一時。中法戰(zhàn)爭期間會辦福建軍務(wù),馬尾之役,以戒備不嚴,艦隊、船廠被毀,乃逃避鄉(xiāng)間。褫職戍邊。后釋還,入李鴻章幕。佐辦庚子議和。旋稱疾不出。有《澗于集》、《澗于日記》。
...〔
? 張佩綸的詩(34篇) 〕
:
崔榮江
炙灼錐千孔,淋淋汗若漿。桔槔深不汲,涸陌渴黍梁。
違久瀺灂水,相逢只夢鄉(xiāng)。蒸床身烙餅,葦席洼盛湯。
炙灼錐千孔,淋淋汗若漿。桔槔深不汲,涸陌渴黍梁。
違久瀺灂水,相逢隻夢鄉(xiāng)。蒸床身烙餅,葦席窪盛湯。
明代:
王世貞
遠如期,招四夷。皇帝坐殿上,麒麟辟邪,符拔騊駼。
拖沓焉施弛,苑囿付民居。詔司農(nóng),罷輪臺。皇帝坐殿上,干羽舞兩階。
遠如期,招四夷。皇帝坐殿上,麒麟辟邪,符拔騊駼。
拖沓焉施弛,苑囿付民居。詔司農(nóng),罷輪臺。皇帝坐殿上,幹羽舞兩階。
清代:
張善恒
不耐蕭條甚,秋思苦自吟。愁添千里雁,夢冷十年心。
重以思兄念,因之別恨深。登城間散步,風雨滿霜林。
不耐蕭條甚,秋思苦自吟。愁添千裡雁,夢冷十年心。
重以思兄念,因之別恨深。登城間散步,風雨滿霜林。
明代:
李攀龍
蘭臺使者出長安,風俗三齊攬轡看。今日殿中玄武仗,須君柱后惠文冠。
彈章氣借山河壯,執(zhí)法秋臨節(jié)鉞寒。儻值東封陪扈從,舊游偏奉六龍歡。
蘭臺使者出長安,風俗三齊攬轡看。今日殿中玄武仗,須君柱後惠文冠。
彈章氣借山河壯,執(zhí)法秋臨節(jié)鉞寒。儻值東封陪扈從,舊遊偏奉六龍歡。
近代:
洪傳經(jīng)
淞濱舊夢許重連,童稚情親又暮年。幸接好音憑尺素,如聞遺事說開天。
徑荒南皖無歸日,人老西湖有夙緣。爭似臨川門戶好,階前蘭桂各芬妍。
淞濱舊夢許重連,童稚情親又暮年。幸接好音憑尺素,如聞遺事說開天。
徑荒南皖無歸日,人老西湖有夙緣。爭似臨川門戶好,階前蘭桂各芬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