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別舊山寄伯弓
將別舊山寄伯弓。宋代。釋永頤。 吾道貴日損,紀綱休有力。誓舍耕鑒資,生以給信食。歲晏民物耗,霜枯鷹隼擊。寂士無豐姿,空田罄塵積。小臧別我去,晚瓢先掛壁。饑寒并一身,舍下無遺跡。窮達不異趣,死生共短息,碩友諒難舍,他山終易適。
[宋代]:釋永頤
吾道貴日損,紀綱休有力。
誓舍耕鑒資,生以給信食。
歲晏民物耗,霜枯鷹隼擊。
寂士無豐姿,空田罄塵積。
小臧別我去,晚瓢先掛壁。
饑寒并一身,舍下無遺跡。
窮達不異趣,死生共短息,
碩友諒難舍,他山終易適。
吾道貴日損,紀綱休有力。
誓舍耕鑒資,生以給信食。
歲晏民物耗,霜枯鷹隼擊。
寂士無豐姿,空田罄塵積。
小臧別我去,晚瓢先掛壁。
饑寒并一身,舍下無遺跡。
窮達不異趣,死生共短息,
碩友諒難舍,他山終易適。
唐代·釋永頤的簡介
釋永頤,字山老,號云泉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居唐棲寺。與江湖詩人周晉仙、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。理宗淳祐十年(一二五○),上天竺佛光法師抗拒權(quán)貴侵占寺產(chǎn),憤而渡江東歸時,頤曾遺書慰問。有《云泉詩集》一卷傳世。事見本集末附《上天竺志》永頤小傳。 永頤詩,以讀畫齋刊《南宋群賢小集》本為底本,校以汲古閣影抄《南宋六十家小集》本(簡稱汲古閣本)等。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。
...〔
? 釋永頤的詩(115篇) 〕
:
傅子馀
赤日杲杲行方中,須臾大火燒長空。海涯七月天如沸,獨有此地神所鐘。
二子高步將誰同,四山歷歷無奇峰。乃從高處望鄉(xiāng)國,亦思絕頂摩神宮。
赤日杲杲行方中,須臾大火燒長空。海涯七月天如沸,獨有此地神所鐘。
二子高步將誰同,四山曆曆無奇峰。乃從高處望鄉(xiāng)國,亦思絕頂摩神宮。
明代:
張萱
莪蒿露結(jié)葉初乾,白首萊衣歲若干。此日開圖空掩泣,終天無復(fù)夢魂安。
莪蒿露結(jié)葉初乾,白首萊衣歲若幹。此日開圖空掩泣,終天無複夢魂安。
宋代:
釋居簡
星歷新傳誤,無人重講明。日中陰似夜,春半冷如正。
柳欲眠還醒,花猶染不成。燕歸多日了,猶自未聞鶯。
星曆新傳誤,無人重講明。日中陰似夜,春半冷如正。
柳欲眠還醒,花猶染不成。燕歸多日了,猶自未聞鶯。
近代:
伯昏子
莫恃昆侖峻,閑觀高附兵。蕭墻荊簇滿,臥榻虎橫行。
白骨撐星幟,煙荒隔漢營。固疆能不慎,奇計待陳平。
莫恃昆侖峻,閑觀高附兵。蕭牆荊簇滿,臥榻虎橫行。
白骨撐星幟,煙荒隔漢營。固疆能不慎,奇計待陳平。
唐代:
姚合
先生自說瀛洲路,多在青松白石間。海岸夜中常見日,
仙宮深處卻無山。犬隨鶴去游諸洞,龍作人來問大還。
今日偶聞塵外事,朝簪未擲復(fù)何顏。
先生自說瀛洲路,多在青松白石間。海岸夜中常見日,
仙宮深處卻無山。犬隨鶴去遊諸洞,龍作人來問大還。
今日偶聞塵外事,朝簪未擲複何顔。
:
韓雍
青云夢里謝夔皋,懶受玄纁制錦袍。貧賤不荒三徑業(yè),輕肥應(yīng)薄五陵豪。
江湖寂寞流風遠,光岳晶熒間氣高。過客紛紛吊遺跡,誰輕名利等鴻毛。
青雲(yún)夢裡謝夔臯,懶受玄纁制錦袍。貧賤不荒三徑業(yè),輕肥應(yīng)薄五陵豪。
江湖寂寞流風遠,光嶽晶熒間氣高。過客紛紛吊遺跡,誰輕名利等鴻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