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喻叔奇通判會稽
送喻叔奇通判會稽。宋代。呂祖謙。 鳴騶前日餞出使,椎鼓今日送作州。會稽別駕官尚薄,道傍羨者何其稠。版輿有親余九十,東南之美供甘柔。先春鑄牙入午啜,破臘箭茁充晨羞。況復詩壇執牛耳,所至風月相獻酬。千巖萬壑遍題品,會有采者人名遒。
[宋代]:呂祖謙
鳴騶前日餞出使,椎鼓今日送作州。
會稽別駕官尚薄,道傍羨者何其稠。
版輿有親余九十,東南之美供甘柔。
先春鑄牙入午啜,破臘箭茁充晨羞。
況復詩壇執牛耳,所至風月相獻酬。
千巖萬壑遍題品,會有采者人名遒。
鳴騶前日餞出使,椎鼓今日送作州。
會稽別駕官尚薄,道傍羨者何其稠。
版輿有親餘九十,東南之美供甘柔。
先春鑄牙入午啜,破臘箭茁充晨羞。
況複詩壇執牛耳,所至風月相獻酬。
千巖萬壑遍題品,會有采者人名遒。
唐代·呂祖謙的簡介
呂祖謙(1137年4月9日—1181年9月9日),字伯恭,世稱“東萊先生”,為與伯祖呂本中相區別,亦有“小東萊先生”之稱。婺州(今浙江金華)人,原籍壽州(治今安徽鳳臺)。南宋著名理學家、文學家,出身“東萊呂氏”,為呂夷簡六世孫、呂大器之子。淳熙八年(1181年)卒,年四十五。宋寧宗時,追謚“成”。嘉熙二年(1238年),改謚“忠亮”。呂祖謙博學多識,主張明理躬行,學以致用,反對空談心性,開浙東學派之先聲。他所創立的“婺學”(又稱“金華學派”),也是當時最具影響的學派,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與朱熹、張栻齊名,并稱“東南三賢”。著有《東萊集》、《歷代制度詳說》、《東萊博議》等,并與朱熹合著《近思錄》。
...〔
? 呂祖謙的詩(125篇) 〕
明代:
王世貞
秋山鐃吹擁登臺,龍藏含云郁未開。天際兩高風雨色,客中重九弟兄杯。
茱萸插罷偏成感,竹葉飛時不待催。昏黑上方那可到,諸君虛有大夫才。
秋山鐃吹擁登臺,龍藏含雲郁未開。天際兩高風雨色,客中重九弟兄杯。
茱萸插罷偏成感,竹葉飛時不待催。昏黑上方那可到,諸君虛有大夫才。
清代:
陶元藻
天險何曾《禹貢》陳,白波江上起嶙峋。花垂孤石春迎棹,佩響空山夜降神。
玉馬驚回猺洞火,寒潮拍盡女墻塵。帆飛三峽行才半,還傍香爐一問津。
天險何曾《禹貢》陳,白波江上起嶙峋。花垂孤石春迎棹,佩響空山夜降神。
玉馬驚回猺洞火,寒潮拍盡女牆塵。帆飛三峽行才半,還傍香爐一問津。
宋代:
文天祥
予自皋亭山為北所留,深悔一出之誤。
聞故人劉小村、陳蒲塘引兵而南,流涕不自堪。
予自臯亭山為北所留,深悔一出之誤。
聞故人劉小村、陳蒲塘引兵而南,流涕不自堪。
宋代:
米友仁
老年尚喜管城子,更愛好山江上青。武林秋高曉欲雨,正若此畫云冥冥。
老年尚喜管城子,更愛好山江上青。武林秋高曉欲雨,正若此畫雲冥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