昉啟昉世雖積善身匪懷才川岳粹靈固非稟受朝
昉啟昉世雖積善身匪懷才川岳粹靈固非稟受朝。唐代。李昉。 九重天子搆明堂,凡木那堪作棟梁。生世固非賢者出,佐時(shí)空遇帝圖昌。略無聲望朝廷重,寧有功名史冊芳。羅列兒孫共為壽,老年難訴滿金觴。
[唐代]:李昉
九重天子搆明堂,凡木那堪作棟梁。
生世固非賢者出,佐時(shí)空遇帝圖昌。
略無聲望朝廷重,寧有功名史冊芳。
羅列兒孫共為壽,老年難訴滿金觴。
九重天子搆明堂,凡木那堪作棟梁。
生世固非賢者出,佐時(shí)空遇帝圖昌。
略無聲望朝廷重,甯有功名史冊芳。
羅列兒孫共為壽,老年難訴滿金觴。
唐代·李昉的簡介
李昉(925年-996年2月22日),字明遠(yuǎn),漢族,深州饒陽(今河北饒陽縣)人,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、文學(xué)家。后漢乾佑年間(948年)進(jìn)士。累官至右拾遺、集賢殿修撰。后周時(shí)任集賢殿直學(xué)士、翰林學(xué)士。宋初為中書舍人。宋太宗時(shí)任參知政事、平章事。以特進(jìn)、司空致仕,至道二年(996年)卒,年七十二,贈(zèng)司徒,謚文正。李昉效法白居易詩風(fēng),為“白體詩”代表人物之一。典誥命共三十余年,曾參與編寫宋代四大類書中的三部(《太平御覽》、《文苑英華》、《太平廣記》),有文集五十卷,今已佚。
...〔
? 李昉的詩(82篇) 〕
唐代:
李群玉
八月湖浸天,揚(yáng)帆入秋色。岷峨雪氣來,寒漲瀟湘碧。
子真冥鴻志,不逐籠下翼。九女疊云屏,於焉恣棲息。
新詩山水思,靜入陶謝格。困醉松花春,追攀紫煙客。
八月湖浸天,揚(yáng)帆入秋色。岷峨雪氣來,寒漲瀟湘碧。
子真冥鴻志,不逐籠下翼。九女疊雲(yún)屏,於焉恣棲息。
新詩山水思,靜入陶謝格。困醉松花春,追攀紫煙客。
宋代:
耶律鑄
借問盧溝橋下水,甚時(shí)離了濕頭山。自從流入桑乾后,幾度窮兵戰(zhàn)不還。
借問盧溝橋下水,甚時(shí)離了濕頭山。自從流入桑乾後,幾度窮兵戰(zhàn)不還。
宋代:
趙師俠
茫茫云海浩無邊。天與誰相連。舳艫萬里來往,有禱必安全。專掌握,雨晹權(quán)。屬豐年。瓊卮玉醴,饗此精誠,福慶綿綿。
茫茫雲(yún)海浩無邊。天與誰相連。舳艫萬裡來往,有禱必安全。專掌握,雨晹權(quán)。屬豐年。瓊卮玉醴,饗此精誠,福慶綿綿。
宋代:
翁元龍
此間不愧總宜名,山色湖光任雨晴。
鴻雁一聲秋意慘,疏楊援曳尚多情。
此間不愧總宜名,山色湖光任雨晴。
鴻雁一聲秋意慘,疏楊援曳尚多情。
唐代:
張立
四十里城花發(fā)時(shí),錦囊高下照坤維。
雖妝蜀國三秋色,難入豳風(fēng)七月詩。
四十裡城花發(fā)時(shí),錦囊高下照坤維。
雖妝蜀國三秋色,難入豳風(fēng)七月詩。
宋代:
吳芾
湖邊策杖步新晴,陡覺胸襟萬慮平。
老去不須防意馬,靜中已是息心兵。
湖邊策杖步新晴,陡覺胸襟萬慮平。
老去不須防意馬,靜中已是息心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