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魚兒
摸魚兒。唐代。李治。 雁雙雙、正飛汾水,回頭生死殊路。天長地久相思債,何似眼前俱去。摧勁羽。倘萬一幽冥,卻有重逢處。詩翁感遇。把江北江南,風嘹月唳,并付一丘土。仍為汝。小草幽蘭麗句。聲聲字字酸楚。拍江秋影今何在,宰木欲迷堤樹。霜魂苦。算猶勝、王嬙有冢貞娘墓。憑誰說興。嘆鳥道長空,龍艘古渡。馬耳淚如雨。
[唐代]:李治
雁雙雙、正飛汾水,回頭生死殊路。天長地久相思債,何似眼前俱去。
摧勁羽。倘萬一幽冥,卻有重逢處。詩翁感遇。把江北江南,風嘹月唳,并付一丘土。
仍為汝。小草幽蘭麗句。聲聲字字酸楚。拍江秋影今何在,宰木欲迷堤樹。
霜魂苦。算猶勝、王嬙有冢貞娘墓。憑誰說興。嘆鳥道長空,龍艘古渡。
馬耳淚如雨。
雁雙雙、正飛汾水,回頭生死殊路。天長地久相思債,何似眼前俱去。
摧勁羽。倘萬一幽冥,卻有重逢處。詩翁感遇。把江北江南,風嘹月唳,并付一丘土。
仍為汝。小草幽蘭麗句。聲聲字字酸楚。拍江秋影今何在,宰木欲迷堤樹。
霜魂苦。算猶勝、王嬙有冢貞娘墓。憑誰說興。歎鳥道長空,龍艘古渡。
馬耳淚如雨。
唐代·李治的簡介
唐高宗李治(628年7月21日-683年12月27日),字為善,中國唐朝第三位皇帝(649—683年在位),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,其母為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,是嫡三子。貞觀五年(631年)封為晉王,后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,他才于貞觀十七年(643年)被冊立為皇太子。貞觀二十三年(649年)即位于長安太極殿,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。唐代的版圖,以高宗時為最大,東起朝鮮半島,西臨咸海(一說里海),北包貝加爾湖,南至越南橫山,維持了32年。李治在位34年,于弘道元年(683年)駕崩,年五十五歲,葬于乾陵,廟號高宗,謚號天皇大帝。
...〔
? 李治的詩(18篇) 〕
唐代:
貫休
中軍殺白馬,白日祭蒼蒼。號變旗幡亂,鼙乾草木黃。
朔云含凍雨,枯骨放妖光。故國今何處,參差近鬼方。
中軍殺白馬,白日祭蒼蒼。號變旗幡亂,鼙乾草木黃。
朔雲含凍雨,枯骨放妖光。故國今何處,參差近鬼方。
宋代:
釋仁欽
萬象森羅古此峰,傳來幾世朗公容。知音會遇無先后,今日依前舊日蹤。
萬象森羅古此峰,傳來幾世朗公容。知音會遇無先後,今日依前舊日蹤。
明代:
林景清
暗數流光似擲梭,平生事業愧蹉跎。不堪臥病經旬久,添得新愁萬種多。
籬菊幽香才破萼,井梧涼葉乍辭柯。扶筇試向窗前看,強學吟翁一醉歌。
暗數流光似擲梭,平生事業愧蹉跎。不堪臥病經旬久,添得新愁萬種多。
籬菊幽香才破萼,井梧涼葉乍辭柯。扶筇試向窗前看,強學吟翁一醉歌。
宋代:
王安石
塵土輕飏不自持,紛紛生物更相吹。翻成地上高煙霧,散在人間要路岐。
一世競馳甘睬目,幾家清坐得軒眉。超然祇有江湖上,還見波濤恐我時。
塵土輕飏不自持,紛紛生物更相吹。翻成地上高煙霧,散在人間要路岐。
一世競馳甘睬目,幾家清坐得軒眉。超然祇有江湖上,還見波濤恐我時。
清代:
李鍇
比鄰七十載,為客謝淹留。忍草自長碧,妙香時一浮。
世情爭夢幻,佛面老春秋。愁絕斜陽外,誰家百尺樓。
比鄰七十載,為客謝淹留。忍草自長碧,妙香時一浮。
世情爭夢幻,佛面老春秋。愁絕斜陽外,誰家百尺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