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卯夏四月,將之都,留別巧卿詞史二首 其二
乙卯夏四月,將之都,留別巧卿詞史二首 其二。清代。曹毓英。 茲行總莫定歸期,欲去回頭意已癡。可有衷言持作佩,那堪別緒亂于絲。良緣未訂三生約,青盼難酬一夕知。他日燕都逢郡友,幸貽尺素慰遙思。
[清代]:曹毓英
茲行總莫定歸期,欲去回頭意已癡。可有衷言持作佩,那堪別緒亂于絲。
良緣未訂三生約,青盼難酬一夕知。他日燕都逢郡友,幸貽尺素慰遙思。
茲行總莫定歸期,欲去回頭意已癡。可有衷言持作佩,那堪別緒亂于絲。
良緣未訂三生約,青盼難酬一夕知。他日燕都逢郡友,幸貽尺素慰遙思。
唐代·曹毓英的簡介
曹毓英(1813-1866)清官吏。一名毓瑛,字子瑜,號琢如,江陰周莊(今江蘇江陰)人。道光十年秀才,后選為拔貢,任兵部七品小官。道光二十三年舉人,咸豐五年由軍機處章京升主事,歷任員外郎、郎中、鴻臚寺少卿。咸豐去世后,曹由深得慈禧寵信,官順天府丞、大理寺卿、工部侍郎,左都御史,兵部尚書等職。死后,慈禧派惠郡王奕詳奠祭,賞銀治喪、賜隘"恭卷",贈太子少保,并御賜祭文及"砥礪廉隅"匾額,榮極一時。《清史》有傳。
...〔
? 曹毓英的詩(2篇) 〕
:
黃公輔
去臘此時逐武岡,星沙今日又何忙。已舒暖意歸楊柳,猶覺寒風透客裳。
白發豈牽三尺綬,青山頻結九回腸。告休未得如初愿,一片鄉心度夕陽。
去臘此時逐武岡,星沙今日又何忙。已舒暖意歸楊柳,猶覺寒風透客裳。
白發豈牽三尺綬,青山頻結九回腸。告休未得如初願,一片鄉心度夕陽。
明代:
陸深
長江無六月,此語為誰傳。筠簟紗廚里,何人不可憐。
我家本在三江上,竹樹成行更森爽。畫閣含風蘸水開,仙槎到海隨潮長。
長江無六月,此語為誰傳。筠簟紗廚裡,何人不可憐。
我家本在三江上,竹樹成行更森爽。畫閣含風蘸水開,仙槎到海隨潮長。
宋代:
劉克莊
出海新蟾玉半鉤,風翻荷蕩起棲鷗。
女郎定有穿針約,偷看明河記立秋。
出海新蟾玉半鈎,風翻荷蕩起棲鷗。
女郎定有穿針約,偷看明河記立秋。
清代:
楊玉銜
林禿山髡,掃木葉一空,似頭新沐。蠣墻薜荔,凌亂詩人吟屋。
未歲寒、松柏先凋,豈梅花五月,笛聲飛玉。橫汾帆亂,又唱大風一曲。
林禿山髡,掃木葉一空,似頭新沐。蠣牆薜荔,淩亂詩人吟屋。
未歲寒、松柏先凋,豈梅花五月,笛聲飛玉。橫汾帆亂,又唱大風一曲。
明代:
張寧
遲遲松柏林,郁郁山水窟。依依久住人,宛宛舊游客。
人客不改心,山木不改色。彼哉同州庸,華蘼何所擇。
遲遲松柏林,郁郁山水窟。依依久住人,宛宛舊遊客。
人客不改心,山木不改色。彼哉同州庸,華蘼何所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