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歌子(楚守周豫出舞鬟,因作二首贈之)
南歌子(楚守周豫出舞鬟,因作二首贈之)。宋代。蘇軾。 紺綰雙蟠髻,云欹小偃巾。輕盈紅臉小腰身。疊鼓忽催花拍、斗精神。空闊輕紅歇,風和約柳春。蓬山才調最清新。勝似纏頭千錦、共藏珍。
[宋代]:蘇軾
紺綰雙蟠髻,云欹小偃巾。輕盈紅臉小腰身。疊鼓忽催花拍、斗精神。
空闊輕紅歇,風和約柳春。蓬山才調最清新。勝似纏頭千錦、共藏珍。
紺綰雙蟠髻,雲欹小偃巾。輕盈紅臉小腰身。疊鼓忽催花拍、鬥精神。
空闊輕紅歇,風和約柳春。蓬山才調最清新。勝似纏頭千錦、共藏珍。
唐代·蘇軾的簡介
蘇軾(1037-1101),北宋文學家、書畫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漢族,四川人,葬于潁昌(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學識淵博,天資極高,詩文書畫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暢達,與歐陽修并稱歐蘇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詩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、比喻,藝術表現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蘇黃;詞開豪放一派,對后世有巨大影響,與辛棄疾并稱蘇辛;書法擅長行書、楷書,能自創新意,用筆豐腴跌宕,有天真爛漫之趣,與黃庭堅、米芾、蔡襄并稱宋四家;畫學文同,論畫主張神似,提倡“士人畫”。著有《蘇東坡全集》和《東坡樂府》等。
...〔
? 蘇軾的詩(2851篇) 〕
宋代:
吳順之
堯舜垂衣明日月,皋夔論道際風云。須知天地生成德,間世真儒輔圣君。
堯舜垂衣明日月,臯夔論道際風雲。須知天地生成德,間世真儒輔聖君。
宋代:
范仲淹
履癸昆吾禍莫移,應天重造帝王基。
子孫何事為炮烙,不念嘻吁祝網時。
履癸昆吾禍莫移,應天重造帝王基。
子孫何事為炮烙,不念嘻籲祝網時。
唐代:
張立
四十里城花發時,錦囊高下照坤維。
雖妝蜀國三秋色,難入豳風七月詩。
四十裡城花發時,錦囊高下照坤維。
雖妝蜀國三秋色,難入豳風七月詩。
宋代:
王遂
屈平作頌獨稱渠,曾此西山立丑懦。
君子得輿知有待,高林碩果未嘗無。
屈平作頌獨稱渠,曾此西山立醜懦。
君子得輿知有待,高林碩果未嘗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