畏服
詞語解釋
畏服[ wèi fú ]
⒈ ?懼怕而服從。
英be obedient with fear;
引證解釋
⒈ ?因畏懼而服從。
引《逸周書·武稱》:“夷厥險(xiǎn)阻,以毀其服,四方畏服,奄有天下,武之定也。”
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桓帝紀(jì)一》:“匈奴、莎車、烏孫、鮮卑 諸國(guó)常不賓附者,聞 膺 威名,莫不畏服。”
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五五回:“若少有嫌隙不當(dāng)之處,不但不畏服,一出二門,還説出許多笑話來取笑。”
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(guó)通史》第三編第一章第一節(jié):“所謂耀武,就是對(duì)外國(guó)人夸耀 中國(guó) 的富強(qiáng)文明,使他們畏服。”
⒉ ?敬服。
引《北齊書·廢帝紀(jì)》:“以 常山王 地親望重,內(nèi)外畏服,加以 文宣 初崩之日,太后本欲立之,故 愔 等并懷猜忌。”
宋 曾鞏 《尚書都官員外郎王公墓志銘》:“初為 建安 主簿,時(shí)尚少,縣人頗易之,及觀公所為,乃皆大畏服。”
清 陳天華 《警世鐘》:“無論甚么國(guó),都要贊嘆我 中國(guó),畏服我 中國(guó)。”
國(guó)語辭典
畏服[ wèi fú ]
⒈ ?敬畏、佩服。
引《紅樓夢(mèng)·第五五回》:「若少有嫌隙不當(dāng)之處,不但不畏服,一出二門,還要編出許多笑話來取笑。」
近慴伏 震怖
相關(guān)成語
- rǎo mín擾民
- lǜ huà wù氯化物
- huò qǔ獲取
- nán tīng難聽
- fàn diàn飯店
- cháng xiāng yù常香玉
- qún zhòng群眾
- jì néng技能
- liáo liáo wú jǐ寥寥無幾
- yù jié láng玉節(jié)郎
- mìng fēn命分
- hòu bǔ候補(bǔ)
- ā zhèng阿正
- zhī jī shí榰機(jī)石
- chéng lǐ城里
- shī zǐ獅子
- chá bēi茶杯
- jì jì寂寂
- zhèng xuán鄭玄
- kǒu xiāng táng口香糖
- qì shì氣勢(shì)
- diàn dòng電動(dòng)
- àn dàn黯淡
- fāng gài方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