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翠

詞語解釋
積翠[ jī cuì ]
⒈ ?翠色重疊。形容草木繁茂。指青山。指春季。
引證解釋
⒈ ?翠色重迭。形容草木繁茂。
引《文選·顏延之<應詔觀北湖田收詩>》:“攢素既森藹,積翠亦蔥芊。”
張銑 注:“松柏重布,故云積翠。”
唐 杜甫 《玉臺觀》詩之一:“中天積翠玉臺遙,上帝高居絳節(jié)朝。”
宋 范成大 《謁南岳》詩:“濃嵐忽飄蕩,積翠浮云端。”
清 金農(nóng) 《宿焦山》詩:“縹緲松寥山,積翠下無路。”
⒉ ?指青山。
引唐 黃滔 《融結(jié)為河岳賦》:“吾欲炭鞴陰陽,鑪燃天地,鼓將邐迤之濬谷,寫破連延之積翠。”
⒊ ?指春季。
引唐 劉長卿 《旅次丹陽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》詩:“積翠下 京口,歸潮落山根。”
分字解釋
※ "積翠"的意思解釋、積翠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(yè)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