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情

詞語解釋
下情[ xià qíng ]
⒈ ?下面的情況。
例下情上達。
英situation at the lower levels;
⒉ ?群眾的情緒或意愿。
英feelings or wishes of the masses;
引證解釋
⒈ ?指下級或群眾的情況或心意。
引《管子·明法》:“臣有擅主者,則主令不得行,而下情不上通。”
漢 班固 《兩都賦序》:“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。”
唐 劉禹錫 《上淮南李相公啟》:“古之所以導下情而通比興者,必文其言以表之。”
明 劉基 《唱和集序》:“先王採而陳之,以觀民風,達下情。”
毛澤東 《<農村調查>的序言和跋》:“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,卻在那里擔負指導工作,這是異常危險的現象。”
⒉ ?謙詞。指自己的心情或情況。
引《晉書·陸納傳》:“納 后伺 溫(桓溫 )閑,謂 溫 曰:‘外有微禮,方守遠郡,欲與公一醉,以展下情。’”
唐 韓愈 《答魏博田仆射書》:“比所與 楊書記 書,蓋緣久闕附狀,求因間粗述下情。”
宋 王安石 《謝孫龍圖啟》:“瞻望門闌,下情無任。”
⒊ ?屈服順從;迎合奉承。
引唐 王勃 《春思賦》:“未嘗下情於公侯,屈色於流俗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義倉賑濟》:“到官府百般下情,下鄉村十分豪興。”
⒋ ?猶言歉意,不是。
引元 施惠 《幽閨記·彼此親依》:“眼見錯,十分定。無事可奈,只得陪些下情。”
國語辭典
下情[ xià qíng ]
⒈ ?民情。
引《管子·明法》:「夫國有四亡,令求不出謂之滅,出而道留謂之擁,下情求不上通謂之塞,下情上而道止謂之侵。」
《漢書·卷八·宣帝紀》:「而令群臣得奏封事,以知下情。」
⒉ ?對尊者表白時,稱自己的情況或心情的謙辭。
引《文選·任昉·為蕭揚州薦士表》:「臨表悚戰,猶懼未允,不任下情云云。」
《南齊書·卷二二·豫章文獻王傳》:「而臣頓有二處住止,下情所竊未安。」
英語feelings of the masses, my situation (humble speech)?
分字解釋
※ "下情"的意思解釋、下情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-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xīn qíng心情
- shēn xià身下
- dī shēng xià qì低聲下氣
- yǐn qíng隱情
- xià fāng下方
- tiān xià天下
- dòng qíng動情
- fēng qíng風情
- qíng jié情節
- mín qíng民情
- xià miàn下面
- dǎ xià打下
- qíng shí情實
- biǎo qíng表情
- xià diào下調
- yī jiàn zhōng qíng一見鐘情
- háng qíng行情
- qíng lǐ情理
- tóng qíng同情
- xià huí下回
- qíng zhì情志
- xià jiàng下降
- qíng sè情色
- wū xià jià wū屋下架屋
- fēng tú rén qíng風土人情
- zhēn qíng真情
- xià cè下策
- shì qíng事情
- xià bān下班
- tiān xià dì yī天下第一
- shǒu xià手下
- xià chē下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