盭綬

詞語解釋
盭綬[ lì shòu ]
⒈ ?諸侯王佩的印綬。色黃而近綠,因用?草染制,故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諸侯王佩的印綬。色黃而近綠,因用藎草染制,故名。
引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諸侯王, 高帝 初置,金璽盭綬。”
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:“盭,草名也,出 瑯邪 平昌縣,似艾,可染緑,因以為綬名也。”
宋 葛立方 《韻語陽秋》卷十:“楊妃 專寵帝室,金印盭綬,寵徧於 銛 釗 ;象服魚軒,榮均於 秦 虢。”
國語辭典
盭綬[ lì shòu ]
⒈ ?綠色的綬帶,是諸侯王的佩飾。
引《漢書·卷九四·匈奴傳下》:「賜以冠帶、衣裳、黃金璽、盭綬。」
唐·顏師古·注:「盭,古戾字。戾,草名也。以戾染綬,亦諸侯王之服。」
分字解釋
※ "盭綬"的意思解釋、盭綬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漢語詞典查詞提供。
相關詞語
- yī shòu衣綬
- bèi lì悖盭
- lì shòu盭綬
- lì shòu盭綬
- zhí lì跖盭
- jīn zhāng zǐ shòu金章紫綬
- shòu yì綬虉
- shòu jī綬雞
- pèi shòu佩綬
- lì lì盭戾
- huái shòu槐綬
- jiāo lì膠盭
- jié shòu結綬
- jí lì嫉盭
- dǎo lì倒盭
- táo shòu桃綬
- lì qì盭氣
- jīn yìn zǐ shòu金印紫綬
- jiě shòu解綬
- zhū shòu朱綬
- ài shòu艾綬
- zǐ shòu紫綬
- hēi shòu黑綬
- zǔ shòu組綬
- lán shòu藍綬
- kè lì刻盭
- lì fū盭夫
- yì shòu鹝綬
- chuǎn lì舛盭
- jiǎ lì賈盭
- xiá shòu霞綬
- zéi lì賊盭